“区域性车展蜕变,魅力大增,成车展新宠,引领风潮”

发布时间: 2024-06-24

6月车展热闹非凡,粤港澳大湾区车展、重庆车展、杭州车展各具特色,交相辉映,吸引了全球消费者和参展商的目光,尤其是重庆车展,展会论坛话题引发行业热议。与此同时,在年初举办一次小规模活动后,拥有119年历史、全球五大车展之一的日内瓦车展宣布无限期停办,更是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在国际车展日益式微的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影响力却日益增强,本土区域性车展愈发高端化。自6月起,区域性车展进入了繁荣的高峰期,紧接着,7月还将有中原车展、武汉车展、银川车展等相继登台。到了8月,更有备受瞩目的成都车展这一区域性重磅车展亮相。这些原本局限在某一地区的区域性车展正在逐渐凸显全球视角,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过去几年,全球五大车展的关注度普遍呈现下滑趋势。巴黎车展在2022年缩减规模至3个展馆;东京车展更名为日本移动出行展,并扩大非汽车领域的展览内容;法兰克福车展也经历了搬迁和更名。随着日内瓦车展的停办,曾经辉煌的国际五大车展似乎即将缩减为四大。

与此同时,中国车展市场却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除了北京车展、上海车展、广州车展和成都车展等重量级展会外,还有重庆车展、武汉车展、长春车展、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等区域性车展崭露头角。尽管这些车展的历史不如国际车展悠久,但它们在中国市场的崛起却显示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火热,汽车行业愈发活跃。新玩家与老玩家纷纷投入其中,各级别车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车展不仅规模迅速扩大,而且活力四溢。业内专家指出,车展级别通常分为A、B、C、D四级。A类车展具有较高的参展门槛和承办要求,一般由国家汽车工业协会主办,旨在发布新技术、新车型,其影响力和观众群体均具备全球性。

目前,国际五大车展均被视为A类车展。而中国的北京车展和上海车展,虽初为B级车展,但如今已被国际认可为A级车展。B级车展主要聚焦国内市场,由地方汽车工业协会承办,发布部分新技术、概念车型和国内新车首发,主要影响国内观众和媒体。过去,成都车展和广州车展均属于B级车展。C级和D级车展则更为地方化,主要面向省内和地市州,承办单位多样,几乎无参展门槛,主要目的为促进汽车销售,如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杭州车展等。

从今年车展规模来看,国内车展取得了显著的提升。例如,2024年初日内瓦车展的主流参展品牌有限,观展人数仅为16.8万人次。相比之下,2024北京车展展现了全面优势,吸引了来自13个国家的近500家知名企业参展,全球首发车型、概念车和新能源车型数量众多,吸引了89.2万人次的观众。

区域性车展在规模和影响力上也逐渐逼近甚至超越A级车展。以重庆车展为例,展览面积达16万平方米,汇聚了104个全球主流汽车品牌,展示了1025款车型,吸引了超过50万人次的观众,人数是日内瓦车展的3倍以上。同样,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为期9天的展会吸引了约200家品牌企业或组织机构参与,观众人数突破86万人次。这些成绩充分展示了中国车展市场的蓬勃发展态势。

展销一体,更具光彩

国内地方性车展在主题性、话题性和经济性上均取得了显著提升,B、C级车展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的热潮。车展已不再局限于新车展示,许多区域性展会更是将其与当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例如,重庆车展以“智启新程潮领未来”为主题,同期举办的2024中国重庆汽车论坛汇聚了众多行业人士和企业高管,围绕“卷”“长期主义”“电动化”“智能化”“出海”等热门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区域性车展既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也迎合了消费市场的期待。在汽车产业逐步迈向流量化时代之际,这些车展的主题性和话题性甚至可能超越传统的国内三大A级车展。

随着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日盛,全国各地积极投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了推动当地产业建设、扩大宣传、吸引投资,车展成为了一个集销量与流量于一体的重要平台。

重庆车展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成功地将汽车产业上下游链条串联起来,使整个产业从生产制造到消费端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各级政府购车补贴和优惠政策的支持下,车展联合参展汽车品牌、金融机构和媒体平台,推出了年中购车钜惠活动,优惠力度空前,极大地推动了购车热潮。

除了传统的购车活动,本届重庆车展还引入了更多元化的互动场景,如汽摩赛事、户外运动文化、青少年科普和潮玩文化等跨界融合的活动,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消费体验。

与重庆车展相似的还有杭州车展,尽管规模较小,但其热度不减。为期6天的杭州车展结合智能新能源汽车展示与休闲娱乐活动,如山姆试吃节、集章大挑战和健身达人大赛等,为观众带来了“看车、购车、玩车、娱乐”的全场景一站式体验。

如今的车展不仅数量增多,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它们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还充分展现了各地的独特魅力。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以“面向科技、面向未来、面向市场”为主题,聚焦“汽车+科技”的融合趋势,并同期举办首届中国新能源汽车科技展和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通过“两展一会”的相互赋能,实现了科技创新、规模扩大和市场拓展的升级。

发展经济,多方共赢

区域性车展之所以能跨越阶层界限,取得规模与高度上的显著成功,离不开各地对车展经济属性的深度开发与再创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强调,汽车产业对金融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提振作用,特别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发展和政策补贴的推动,汽车产业受到了持续增长的关注。地方政府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积极举办地方性的汽车展会,以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汽车消费的区域性特点愈发显著。例如,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和高寒地区对车辆的需求各有侧重。随着市场细分的深入,区域性车展能够更好地聚焦地方需求,有效带动经济消费。

车夫咨询合伙人曹广平认为,区域性城市消费者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力军。他们所处的市场用车生态较为宽松,对车辆空间的需求较大,且购车往往一步到位,因此成为经济型家用乘用车的消费中坚力量。这些消费者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并对价格适中的汽车产品持观望态度。而区域性车展正为他们提供了消费的机会和平台。例如,在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期间,预定成交车辆高达40026辆,预定成交总金额超过100亿元。

王青进一步指出,随着消费者心理和车企营销方式的变化,车展已成为一个大型场景化现场,能够更直接地触达消费者心智。车展上不仅有车辆展示,还有车企领导人和技术人员现场讲解,使消费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产品。对政府而言,车展不仅促进经济消费,还提高城市出镜率,为地方产业发展吸引更多优势资源。

以重庆为例,近年来,重庆积极推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显著成绩。在“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目标指引下,重庆车展以本地产业为基础,构建了汽车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趋势展示发布的重要战略平台。本届车展上,小米、仰望、智界、鸿蒙智行等热门车企新兴品牌纷纷亮相,参展品牌均携新能源和智能驾驶系统车型参展,实现了100%智能化。

此外,区域性车展也放大了本地企业的优势。王青认为,车企参展时会有选择性地针对不同区域的消费者,有计划地打开当地市场,尤其是本身在当地具有优势的企业。以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为例,广汽集团、比亚迪等当地龙头企业不仅在国内汽车产业占据重要地位,还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带动当地产业链条协同发展。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也强调,每个地区车展都有自己的“中心位”品牌和企业。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展示特点,如南方以新能源车为主,北方则因寒冷天气,燃油车仍拥有大量拥趸。这使得地方性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辐射优势,在自己的地盘上吸引更多目标群体。

挖掘特点,“流量为王”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举办大型车展无疑是促进产业发展、拉动经济的有效手段。同样,对于车企而言,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参加车展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认知度的宝贵机会。然而,尽管这种看似双赢的局面诱人,但业内人士却提醒,车展并非越多越好,而应适量、适度,以确保宣传效果最大化,品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张翔从时间周期的角度分析,指出北京和上海车展两年一度,分别在4、5月,而广州和成都车展则每年一届,分别在11月和8月,这样的时间交错为中间穿插的区域性车展提供了填补展会空白的可能性。然而,他也强调车展的密度不宜过大,过于密集的举办频率可能导致新车发布数量减少,进而影响传播效果。

一位业内人士对如今车展的频繁举办表示担忧,他指出,过去车展稀少,每次举办都伴随着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发布,能够引发行业轰动。但如今车展“每月都有”,内容重复,技术缺乏创新,车企之间的竞争似乎转变为“流量之争”,而非技术竞争。

然而,王青认为,各地纷纷举办车展并非偶然,而是顺应了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更迭周期缩短的趋势。会展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区域性车展展现出的巨大经济效益使得地方政府纷纷加入其中。他强调,地方性车展应避免盲目跟风,应结合当地文化、旅游和消费业,挖掘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为参展观众创造新鲜、独特、难以忘怀的参展体验。

对于车企而言,参与各大会展既是行业趋势,也是竞争所需。在“卷”字当头的当下,缺席某次车展就意味着曝光量减少,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落后。因此,车企纷纷争夺“流量”这一重要资源。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指出,汽车产业变革仍在深入演进,市场、技术、产业链等领域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同时新机会也在不断涌现。面对这样的形势,企业、行业、市场、政府各方都需要有清醒的认识,重新审视和把握机遇。

从车展规模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中国汽车市场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优势助力其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仍在继续,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把握新机会,迎接新挑战。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首页 - 股市 - 数据 - 市场动态 - 金融 - 产经 - 基金 - 新股 - 创投 - 科创板 - 新三板 -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18001175879

商务合作    隐私条款    免责声明    投诉反馈

Copyright @ 2024 金融谷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冀ICP备2024068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