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截至2023年底,央企资产总额达86.6万亿元。今年1-6月,至少46户国资央企集团“一二把手”调整,包括跨公司调任、政企交流及补齐总经理空缺等。董事长和总经理“一肩挑”现象增多,但专家强调需坚持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
在2023年的落幕之际,国务院国资委的统计数据揭示了央企的磅礴实力——资产总额高达86.6万亿元,这个数字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国民经济的巅峰。
这些庞大资产的守护者,即国资央企集团的掌舵者——董事长或总经理,他们的每一个变动都牵动着市场的敏感神经。这些被尊称为“一二把手”的领袖们,他们的去留和更替,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据权威媒体的不完全统计,今年的前六个月,已有至少46户国资央企集团的“一二把手”进行了调整。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背后折射出的是央企改革的力度和深度。除了常规的到龄退休,跨公司调任的增多、政企干部交流的加大,以及多数企业总经理职位的空缺被迅速补齐,都成为了这一时期的新特点。更令人瞩目的是,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担任的现象也愈发普遍。
央企“一二把手”调整的风向标
今年前六个月,超过47%的国资央企集团经历了“一二把手”的调整,涉及人数超过60人。这一比例和人数都远超往年,展现出了央企改革的坚定步伐和决心。其中,董事长、总经理均调整的有5户,仅董事长变动的有15户,仅总经理变动的有26户,每一个变动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这些变动并非偶然,而是国资委和央企基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做出的深思熟虑的决策。一方面,到龄退休仍然是调整的主要原因,但更多的是基于能力和贡献的考量,如国家电网董事长张智刚、三峡集团董事长刘伟平等,他们都是在各自领域深耕多年的佼佼者。
另一方面,跨企业干部交流和内部提拔等方式也为央企注入了新的活力。空缺较多的集团总经理职位被迅速补齐,这不仅是央企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
改革引领,跨公司与政企交流加剧
上半年,国资央企主要负责人的跨公司调整现象尤为突出。从央企名录中的53家副部级央企单位间的相互调动,到其他央企调任前53家副部级央企单位任职的案例,都展现了央企之间的人才流动和资源共享。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央企的整体竞争力,也为央企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政企干部交流也增多,这一举措旨在培养懂经济、会调控的领导干部,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统一起来。跨公司任职也有利于破除“圈子文化、山头主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的新趋势
今年上半年,央企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的现象新增三例,这一趋势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虽然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短,但受访人士普遍认为这或是过渡性安排,也可能是针对特定情况的灵活调整。
然而,这一趋势也引发了业界的思考。如何平衡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关系,如何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都是摆在央企面前的重要课题。但无论如何,央企的每一次调整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