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黄金近期在美元强势下仍坚挺,若美元走弱,金价有望创新高。受央行“淘金热”影响,金价一度飙升,但6月因经济数据导致区间震荡。目前金价有重拾涨势迹象,机构和策略师看好黄金长期潜力,预测未来12个月可达2450美元,央行仍可能增持黄金,黄金在投资组合中作用显著。
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浪潮中,黄金,这位古老而高贵的货币代表,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在近期美元强势的狂潮中,黄金却如磐石般坚定,屹立不倒。那么,如果美元的浪潮开始退去,黄金又将如何闪耀?
自今年6月起,黄金价格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束缚,在狭窄的区间内摇摆。这是自2024年2月以来,首次未能再创新高。那么,在这“灰色6月”之后,黄金是否会挣脱束缚,展现出它应有的光芒?
在全球央行“淘金热”的推动下,黄金价格在2月至4月间飙升了惊人的20%,并在5月达到了2450.13美元的历史巅峰。然而,随后的一系列超预期美国经济数据,如同重锤般砸向了金价,使其开始进入震荡区间。尽管高金价使得央行购金节奏暂缓,但黄金依然保持着强大的韧性。整个6月,黄金在窄幅区间内交易,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波动虽然有限,却更凸显了黄金的稳健。
截至北京时间7月4日18:40,国际黄金现货价格已报2359美元/盎司,呈现出重拾涨势的强劲势头。黄金,这位历经千年沧桑的货币之王,似乎正在积蓄力量,准备迎接新一轮的辉煌。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我们长期仍看多黄金。经过过去几个月的整固,我们认为央行仍会维持加码。同时,在地缘政治局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黄金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避险资产。我们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黄金价格有望再次触及2450美元的高位。”
虽然今年央行的“淘金热”有所降温,但这并未改变黄金在全球投资者心中的地位。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拉扎扎达指出,尽管中国央行在5月结束了连续18个月的购金潮,但只要央行不出售储备,对黄金价格的影响就不会过大。黄金,依然是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事实上,全球央行在过去一年中已成为黄金市场的最大买家。中国央行、土耳其央行和印度央行等纷纷增持黄金,为黄金市场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并非央行购金趋势的逆转,而是在高金价的背景下,央行放缓了购金的节奏。然而,这并不影响黄金在全球央行多元化配置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除了央行,越来越多的主权机构等“大资金”也开始认识到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重要作用。他们纷纷增加对黄金的配置,以分散风险并提高投资组合的稳定性。以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为例,该机构近年来也增加了对黄金的配置比例,认为黄金是降低组合风险的有效工具。
那么,为何全球央行和主权机构如此看好黄金呢?这背后有三大动机在驱动。首先,重新平衡黄金的储备量;其次,调整本国产黄金的购入量以达到更优的黄金战略储备水平;最后,担忧金融市场的动荡包括危机风险增加和通胀的上升。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黄金的避险属性愈发凸显。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最新调研显示,越来越多的央行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黄金储备。这充分说明了黄金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价值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此同时,调研还显示,大多数央行认为美元在官方储备中的占比可能会下降而黄金的份额将会有所上升。这进一步证明了黄金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面对如此强劲的购买力和投资机构的积极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