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在2024商汤科技论坛上,上海国投公司董事长袁国华强调国有资本在AI创新企业中的作用,提出应引领金融资本向AI产业集聚,并构建科技金融供给体系。他提出把握三个命题:满足创新需求、构建全链条加速体系、适应创新范式变革。上海国投公司将建立多元化基金集群,发挥战略引领作用,助力上海构建创新生态。
在璀璨的科技星空中,一场名为2024商汤科技人工智能论坛的盛会吸引了无数目光。在这其中,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国投公司)的掌舵者,袁国华,用其坚定而深远的目光,为人工智能创新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强调,面对人工智能创新企业面临的种种挑战,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必须挺身而出,发挥战略引领作用,引领国有资本、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共同向人工智能产业集结。
科技创新的演进,犹如一场波澜壮阔的航行,需要精准把握三个关键命题。
袁国华指出,我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场变革将彻底颠覆传统的增长模式,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他强调,要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演进逻辑,构建与之高度契合的科技金融供给体系,就必须从三个维度入手。
首先,要满足两种创新类型的不同需求。一方面,要推动体现国家战略的使命驱动型创新,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这需要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形成强大的支持体系;另一方面,要推进面向市场需求的市场驱动型创新,如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等,这需要发挥市场资本的加速作用,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其次,要构建全链条加速的支撑体系。从“0—1”的基础研究阶段,到“1—100”的成果转化阶段,再到“100—100万”的产业化阶段,都需要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特别是在成果转化阶段,要强化天使风险资金供给,支持早期科创企业跨越“死亡之谷”。
最后,要适应创新范式的深刻变革。推动科技金融创新需要强化“跨界”理念、“破界”思维,实现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形成高度协作的创新生态。
作为这场变革的推动者,上海国投公司正积极构建多元化基金集群。
人工智能,作为推动产业变革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正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AI科创企业周期长、投入大的特点,如何推动“科技、产业、金融”三者的高效循环,成为摆在面前的重大课题。袁国华认为,解决这些堵点难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必须发挥战略引领作用。
他强调,国资平台既体现政府意志,又运用市场机制,能够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优势结合起来,成为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枢纽节点和战略链接。他建议,国资平台要更好发挥撬动效应,推动更多社会资本向人工智能产业集聚。
“国资平台还要充当长期资本,”袁国华表示,“我们要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对早期AI科创企业形成长周期的支持模式。”
上海国投公司,作为上海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一直致力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今年4月,上海市国资委宣布,上海国投公司与上海科创集团实施联合重组,共同打造具备科创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龙头公司。
袁国华表示,上海国投公司的角色定位不仅是战略投资者,更是资源撬动者、赛道引领者、生态构建者。目前,公司正在组建总规模1000亿元的市级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旨在建设创新策源和产业孵化投资平台,统筹国有资本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未来,上海国投公司的基金管理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展望未来,袁国华表示:“我们将紧紧围绕新的战略使命,加快建立全产业、全周期、全类型的多元化基金集群,努力成为政企学研各方资源的‘链接者’与‘放大器’,助力上海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