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价值风格走高已近3年,超历史周期。近期高股息板块调整,但投资热情未减。多数机构看好高股息板块,但也有机构警示风险,称周期性行业股息不具长期吸引力,一旦市场反转,杀伤力大。
在市场的波澜壮阔中,东吴证券的一份研报揭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自2021年8月初起,价值风格的崛起如同一场持久的马拉松,至今已狂奔近3年之久。这一轮价值风格的狂欢,从历史角度来看,其持续时间已显著超越了以往的两轮盛况——无论是2016-2019年的“漂亮50”行情,还是2019-2021年核心资产行情的辉煌,均未能与之匹敌。
然而,就在市场沉浸于价值风格的狂欢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调整打破了这一平静。7月5日,原本高歌猛进的高股息板块遭遇了急刹车,银行、石油、煤炭等昔日的市场领头羊纷纷领跌。截至收盘,工商银行、中国银行跌幅超过2%,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也紧随其后,下跌约1%。
回顾今年以来,高股息板块的表现堪称亮眼。短短时间内,该板块涨幅已高达约两成;中证红利指数更是高歌猛进,年内上涨8%。而多只红利ETF更是涨幅惊人,均超过10%,远远跑赢了市场大盘。然而,好景不长,自6月起,中证红利指数开始显露疲态,至今已下跌逾5%。
与此同时,红利主题基金的净值也遭遇了回撤。在超过270只红利主题基金中,仅有约40只基金在6月至今的时间里收益为正。部分红利基金更是跌幅惨重,如西部利得红利ETF,自6月以来下跌逾7%。
然而,尽管市场出现了短期调整,但投资者对高股息、红利资产的热情并未减退。资金仍源源不断地流入部分ETF。截至7月4日,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自6月初以来的份额分别增加了9.62亿份、5.63亿份。
高股息板块之所以能够在今年大放异彩,背后有着多重原因。在经济增长中枢转向中等增速的大背景下,高股息板块所蕴含的高现金流价值吸引了大量资金的关注。而在利率下行的周期中,高股息策略同样展现出了其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此外,国债收益率的下行也促使以险资为代表的长期配置资金继续流入高股息标的。
展望下半年,高股息、红利板块的强势表现能否延续?这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富国红利混合基金经理孙彬表示,在低利率环境的背景下,盈利能力稳定、坚持高分红的红利资产仍具有其独特的配置价值。尽管短期内红利板块呈现一定分化,但长期来看,红利板块资产的重估才刚刚开始。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公用事业中的水电、核电等领域。
与此同时,多家外资大行也纷纷看好高股息板块。花旗对中资高息股与中资科网股持正面看法;施罗德投资认为中国的企业改革主题存在巨大机遇;瑞银证券则看好“价值”风格中高股息收益率的标的,预计大盘股将受益于较高的盈利可见性及潜在的长线资金净流入而跑赢中小盘股。
然而,市场的声音并非一边倒。部分机构对高股息板块持谨慎态度。百亿私募仁桥资产创始人夏俊杰坦言,所谓的避险资产如煤炭、石油和银行等本质上是周期性行业,并不具备长期高股息的特征。这些行业的资产质量和价格长期处于理想状态是不现实的。而水电、港口、高速等传统行业虽然基本面和现金流更稳定,但也难以成为长期的避风港。他警告称随着股价的持续上涨这些公司的股息率已不再具有吸引力股价逐渐演变为资金博弈行为一旦市场态势反转其杀伤力将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