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逆回购操作,以稳定银行体系流动性。分析师认为此举有助于平抑资金市场波动,非货币政策整体转变。债市调整风险存在,投资者应顺应央行引导。央行或采用多种手段调控债市,对超长端品种保持谨慎。货币政策新框架正建立中,债市调整概率有限。
在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中,中国人民银行于7月8日郑重发布公告,明确指出,为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维持在一个合理充裕的水平,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精确度和执行效率,自即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状况灵活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
据悉,这些精心设计的操作将在工作日的16时至16时20分这一时段内进行,期限为隔夜。操作方式采用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其中临时隔夜正回购与逆回购的利率分别设定在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基础上减20个基点和加50个基点,体现了央行对市场利率的精细调控。
临时正回购与逆回购犹如金融市场的“双向调节器”,在资金紧张时如及时雨般供给基础货币,而在资金泛滥时又如稳健之手回笼流动性,有效平抑了资金市场的波动,维护了金融市场的稳定。
此次央行新增的隔夜正回购与逆回购操作,再次彰显了其致力于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的决心。光大证券资深分析师张旭表示,临时正回购的启用并非意味着货币政策整体方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而更多地是反映了当前交易日资金充裕的实际情况。他强调,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初衷,是满足实体经济的合理、有效融资需求,而非鼓励投资者投机炒作利率品等资产。
当前,流动性过于充裕已成为债券市场投资者的共同难题。张旭认为,面对资产荒与资金过剩的双重挑战,央行拥有精准有效的应对策略。他警告投资者,在债市调整的风险面前,应摒弃“调整即上车”的短视心态,紧跟央行政策的引导方向。
受这一消息影响,国债期货市场今日再度集体收跌。其中,30年期主力合约收盘下跌0.26%,10年期主力合约收盘下跌0.24%,5年期主力合约收盘下跌0.19%。这一市场反应凸显了央行政策调整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对于央行新增的隔夜正回购与逆回购操作后债市将如何演绎,华创证券分析师周冠南给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当前央行通过借入国债、增加公开市场操作中国债买卖等方式,更多地是为了遏制长端收益率的快速下行,而非主动收紧货币政策引发债市大幅调整。在“稳增长”和“降成本”的双重目标下,短期内央行或不会主动收紧货币政策,但基于对长端利率风险的持续关注,除了卖债之外,央行可能还会采取其他调控手段(如政府债券发行高峰调节公开市场操作对冲力度)。因此,他对30年品种保持谨慎态度,但鉴于地方债供给仍偏慢,短期“钱多”环境延续,超长端表现受限的情况下,他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其他品种利差挖掘的机会。
浙商证券分析师覃汉则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央行的这一操作。他认为,隔夜正回购与逆回购中,逆回购更多地是为了补充银行体系流动性以及配合信用借债的需求,而正回购虽有一定回收流动性的优势,但考虑到其信号意义,实施时仍受到一定的约束。他认为,央行新增的隔夜正回购与逆回购操作更多地是一种基于“银行和非银流动性不匹配,债市资产荒”逻辑下的临时过渡安排。从中期来看,买卖国债以及建立起一个明确的上下限工具或将成为主流。
覃汉进一步指出,货币政策新框架正在逐步建立中,货币政策工具箱也在不断完善中。他认为,隔夜回购新模式以及信用借债更多地是临时性货币政策工具。就债市影响而言,当前央行区间管理意图明确,长短端利率均受到一定约束,但大级别调整的概率也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