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学苏北,靠谱吗?

发布时间: 2024-08-20

拥有众多“共同语言”

在江苏省内整体发展水平靠后的苏北区域,成为了别人学习的榜样。

安徽皖北城市宿州,最近提出“追赶苏北、领先皖北”的总体目标,要把“最近苏北、最似苏北”的基础条件转化为“追赶苏北”的实际行动。

事实上,今年以来,宿州以及其下辖的区县,多次前去苏北区域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并寻找对标目标,比如,砀山县将徐州丰县列为学习对象,并专门召开“对标丰县、追赶苏北研讨会”;萧县对标徐州沛县,县党政代表团开展了“学习苏北”之旅,赴沛县实地考察;埇桥区则提出对标宿迁沭阳,要在奋力追赶苏北的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提高首位度、争当排头兵。

宿州为什么要学苏北?在省内经济排名整体靠后的苏北区域,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为什么是苏北?

苏北即江苏北部地区的简称,这里地势以平原为主,拥有广袤的苏北平原,临海控湖,土地面积54866平方公里,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个地级市,辖17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17个县。截至2023年底,苏北常住人口约3000万。

“苏北区域在省内常被拿来和苏南区域相比较,所以其在江苏省内显得并不突出。但和苏北对标的苏南区域,放眼全国,都是经济发达、百姓富裕的代表。对于不少内陆省份来说,苏北区域自身发展仍然有非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员牛凤瑞分析。

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苏北城市的成长路径,对于皖北城市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在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看来,苏北与皖北有较多相似之处,比如在地理环境、‌产业结构、‌文化传统等方面。“它们都是平原地形,都拥有良田万顷,都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均为淮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化、‌饮食、‌风俗等相似度高。此外,两个区域的煤电能源产业、轻纺鞋服等传统产业占比高,也都是省内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曾刚分析。

在曾刚看来,皖北与苏北条件相似,发展的起点差别不大,但后期的发展却呈现巨大的差异。

以宿州和宿迁为例,数据显示,2000年两市都建市不久,宿州GDP达188亿元,与宿迁的200亿元GDP差距不大。但到了2023年,宿州GDP为2224亿元,而宿迁GDP已达4111亿元,几乎是宿州的两倍。

宿州北部的萧县和砀山县曾短暂属于徐州专区,紧邻徐州丰、沛两县,后来重新划归安徽宿县地区,即现在的宿州市管辖。砀山经济曾与近邻丰县不相上下。2000年,砀山的GDP为28亿元,丰县则为26亿元。但到了2023年,砀山GDP达271亿元,而丰县已达554亿元,是砀山的两倍有余。

曾刚分析,皖北、苏北县市发展差异生动展现了我国省界地区的“切变效应”。(指的是在省际边界区域,在行政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具有明显的边缘性,‌成为区域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建设的瓶颈。‌‌)

他说:“比如以宿州为代表的皖北城市,地理位置相对边缘,与上海、杭州、苏南等长三角增长极相距较远,相反其距离苏北区域较近,更容易受到辐射和带动;从这一个意义上讲,皖北县市对标苏北县市,找出自身发展差距,学习借鉴毗邻县市发展经验,明确未来主攻方向,追赶苏北,追求高质量发展目标,实乃务实之举。”

差距何在?

2012年~2023年,皖北地区GDP占安徽全省比重从26.9%提高到30.7%,年均增长10.2%。特别是2023年,皖北GDP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8%,与全省持平,从“十三五”以来首次赶上全省平均增速。

具体到宿州,2023年,其GDP总量为229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8%,同样追平了全省。

与此同时,苏北城市最近几年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今年上半年,苏北的经济数据比较亮眼。比如宿迁,同比增长达到7.3%,一举拿下长三角增速冠军的宝座。淮安增速达到7.1%;徐州、连云港都超过6.0%,盐城增长5.8%。整个苏北全部跑赢全国平均水平。

目前宿州的发展水平,与苏北仍有一定差距。2023年,江苏经济末席是苏北城市连云港,其GDP为4363.61亿元,同年宿州GDP为2291.5亿元,两地相差近一倍。

在曾刚看来,以宿州为代表的皖北,目前存在的劣势主要是产业基础薄弱。他分析:“从人均GDP看,宿州远远低于长三角三省一市平均水平。从产业结构看,宿州装备制造、建材和家居、轻纺鞋服、造纸及纸制品后加工、煤电化工等传统产业占比高,而高附加值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低。从综合竞争力看,缺乏有影响力的大产业和龙头企业。”

最近几年,安徽对皖北发展的关注越来越多。在2021年8月,《安徽日报》刊文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重点在安徽,短板也在安徽。人口最多、经济最薄弱的皖北地区,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短中之短”。

数据显示,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市以及滁州、六安所属四县(市)的皖北地区常住人口占安徽全省近半,2021年GDP在全省占比仅约30.8%,人均GDP则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3.7%。

“如果将长三角看做一个整体,其突出优势是完备的工业产业链以及较高的工业产值,特别是高附加值产业在全国表现突出,如果从这方面观察,皖北目前的发展和长三角不少城市之间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牛凤瑞说。

事实上,在提出学习苏北赶超苏北的过程中,宿州自身强调,将推动新型工业化、做大产业集群,并把“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作为一号工程,增强自身发展动力。

合作与追赶

在曾刚看来,皖北与苏北两地拥有相似自然地理、产业基础、文化传统,承担着追赶省内发达地区的巨大压力,都有奋起直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愿望,皖北与苏北具有诸多“共同语言”。

事实上,在宿州学习苏北的过程中,涌现了一个较好的机遇。

近期,苏北城市徐州不断推动和加码淮海经济区的发展,并不断提及“以‘头马’担当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早日建成名副其实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而淮海经济区的发展也开始整体提速。比如今年3月,“制定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成为2024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促进区域协同、融合发展的任务之一。

苏北城市徐州、连云港、宿迁和皖北城市宿州、淮北,都是淮海经济区的重要成员。

在曾刚看来,宿州和徐州、宿迁虽同属淮海经济区,但总体交流合作不够紧密,交通网络不够完善,“各自为战”色彩浓厚。他说:“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毗邻地区一体化不断发展的当下,挖掘皖北与苏北合作潜力,是当下面临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不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区域层面,以宿州为代表的皖北城市和苏北城市之间的合作框架越来越多。比如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发布的《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宿州与徐州签订的《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此外,宿州2024年7月与上海市长宁区签署友好合作战略框架协议落到实处,探索产业飞地、创新飞地新模式。

在曾刚看来,下一步以宿州为代表的皖北城市要做的是,不断将这些合作框架落在实处,强化与徐州等中心城市之间的务实合作,为淮海经济区做实做强贡献力量。他说:“还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彻底摆脱传统皖北农业大市的刻板印象。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宿州长三角区域最大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国量子通信五大节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这些优势,让产业数字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数据显示,宿州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0%以上的GDP和税收,90%以上的技术创新、就业岗位和企业数量。基于此,应着力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链、产业集群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早日建成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而奋斗。”曾刚分析。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首页 - 股市 - 数据 - 市场动态 - 金融 - 产经 - 基金 - 新股 - 创投 - 科创板 - 新三板 -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18001175879

商务合作    隐私条款    免责声明    投诉反馈

Copyright @ 2024 金融谷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冀ICP备2024068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