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吴康教授:以网络化数字化促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 实现收缩城市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 2024-08-22

近日,在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4青年论坛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康做题为《收缩城市的TFP是否下降了?—基于与非收缩城市的对比》的报告。他认为,收缩并不意味着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必然会下降,政府可以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引导资源向优势战略性产业倾斜,促进产业间跨领域的合作,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手段深化传统产业和数字经济的融合,实现收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image.gif

(首经贸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康现场发言 主办方供图)

吴康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从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率发展模式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效率、公平、可持续发展成为核心的要求。高效率要求以更少的要素投入获得更大的产业效益,这需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城市,作为中国城镇化的实验场,上半程创造了增长奇迹,这个时期城市增长和扩张是城市发展的关注焦点。近些年,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内外部条件发生系统性重构,城市发展迎来后增长时代。

在快速增长模式模式下,难免积累下问题,如城镇化的速度虚高,城市发展比较追求规模扩张,在空间上出现无序和低效蔓延,前几年“空城”、“鬼城”和乡村的“空心化”即为例证。

“当前,我国城市增长出现显著分化,人口持续向主要城市群和特大城市集聚的同时,局部收缩作为城市化的另一面同步浮现。”吴康指出,如东北城乡整体收缩,东部外向型工贸城市的局部收缩,以及大都市外围中小城镇依附性收缩。

对于城市治理而言,如何客观地认识这种发展逻辑的转变?怎样处理好增长和收缩的关系,并实施有效的适应性政策,显得十分重要。

吴康指出,对比收缩和非收缩城市在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发展变化的趋势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收缩城市和非收缩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开始拉大。非收缩城市相对具有更为稳健的经济基础,可以适应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转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收缩城市往往因为缺少足够的创新机制和产业结构多样性,会和非收缩城市在全要素生产率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不过,吴康还强调,收缩并不意味着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必然会下降。“虽然收缩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相对非收缩城市相对较低,但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仍然比较重要。”吴康指出。

吴康建议,收缩城市需要不断加大城市投入,加大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中的应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显著提升收缩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政府可以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引导资源向优势战略性产业倾斜,促进产业间跨领域的合作,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手段深化传统产业和数字经济的融合,实现收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首页 - 股市 - 数据 - 市场动态 - 金融 - 产经 - 基金 - 新股 - 创投 - 科创板 - 新三板 -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18001175879

商务合作    隐私条款    免责声明    投诉反馈

Copyright @ 2024 金融谷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冀ICP备2024068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