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9月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商事仲裁司法审查年度报告(2023)》(下称《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法院审结商事仲裁司法审查案件1.6万余件,同比增长5%。
仲裁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商事纠纷解决制度,也是国际通行的商事纠纷解决方式,在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国际经贸合作、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仲裁机构共受理仲裁案件60.7万件,同比增长27.8%,标的总额11602亿元,同比增长17.66%。其中涉外仲裁案件3100余件,同比增长8.28%,涉外标的额1700亿元,同比增长42.29%,案件范围涵盖了经济贸易、工程建设、金融保险、交通运输、房地产交易、农业生产经营、互联网经济、知识产权等诸多领域。
2022年7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试点方案,部署在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海南省开展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试点。据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局长杨向斌在会上透露,“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杨向斌在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试点地区8家仲裁机构共办理案件7.9万件,标的额6000亿元,占全国标的总额的52%;办结的涉外案件量占全国涉外案件数的72%,涉外标的额占全国涉外标的总额的69%。据有关国际知名研究报告,在全球最受欢迎的仲裁地中,北京和上海位居前列,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北京仲裁委员会、深圳国际仲裁院已跻身全球知名仲裁机构行列。他同时强调,司法部将确保试点工作如期完成。
为加强“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高法在2024年3月上线“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平台(下称“一站式”平台)升级版,实现了早期中立评估、诉讼与仲裁、调解等多种方式的在线对接和办理。截至目前,最高法国际商事法庭受理的国际商事案件中有9件为国际仲裁司法审查案件。国际商事法庭直接处理一些重大复杂的仲裁司法审查案件,在确立和统一裁判规则的同时,极大提高了纠纷解决效率。
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胡方在会上表示,最高法将进一步丰富“一站式”平台应用场景,加强功能建设,提高平台流程与纠纷化解辅助功能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致力于建设国际商事纠纷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选地。
校对:刘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