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长期活跃债券当中,十年期品种再探新低,这也使得利率水平普遍下降。虽然债市早已进入多空对峙阶段,但现阶段的机构卖出压力其实不低。对比来看,短债利率仍有一定支撑,投资性价比较高,已被很多机构重点关注并且配置其中。
中长期利率或有进一步下行可能性
考虑到中秋假期以及国庆长假等因素,越来越多的资金回笼开始计划执行,但就上周(9月9日~15日)债市的表现来看,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有太多影响,市场的利率水平再一次出现下行。
以活跃的债券为例,10年期国债活跃券的到期收益率突破此前2.10%的心理底部来到2.04%附近,短端利率降至1.33%附近,与资金利率延续倒挂,与1年期存单利差在60bp左右。照此来看,中长期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行的可能。
有机构分析就指出,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银行存贷差与净息差收窄、金融脱媒、全球储蓄过剩的环境下,债牛可能仍未止。华安证券的研报就分析指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有望下行至2.0%以下。
那么,债市是否会酝酿一波反弹行情值得关注,但需要指出的是,本轮债市的助涨逻辑当中,来自经济转暖预期的失衡,以及投资端难见优质标的是主要原因,变相加重了资金回流债市避险的需求,而想要让资金抽离债市进而促进利率回升并非易事。
不过,中长期债券目前的机构卖压不容小觑。简单来说,大额资金前期的布局也需要兑现收益,在流动性充裕的当前执行这一操作胜算更大。这也是为何近期大行加大10年期以及30年期券种的原因。
从央行最新续作的两期特别国债来看(以2400101.IB为例),近期数个交易日该券的卖盘几乎只有大行,总规模在600亿元左右,而其余额在3000亿元,说明当前其二级市场的流通量或较低,后续其卖出仍有充足“子弹”。
对此,华安证券分析指出,大行虽有卖债可能,但其本身也面临一定的“资产配置荒”,说明近期大行在买入短端的同时也在补充长久期债券(单周净买入在100亿元左右)。因此,从技术面角度上看,当前银行系+非银机构的需求力量均不弱。
短债利率仍有支撑,基金公司纷纷布局
相比于前述中长期债券的利率下行,短债资产利率也有下行,但需要指出的是,此前资金抱团更集中前者,而后者的空间依然很大,这也使得短债在当前的利率仍有支撑。加上同业存单等资产性价比突出,不仅被新入场投资人所关注,也被公募机构的发行端所重视。
首先,资金面虽然可能边际收紧,但短端利率下行后,其需求端依然不弱,大行在上周对于1年期以下国债的配置力量较上周明显增强,3年期以下国债净买入超1000亿元。
此外,同业存单的需求端也明显增强,二级主要买入机构由上周的农商行+保险切换为本周的大行+农商行+多数非银机构+其他(含外资)。
因此,有分析指出,中长期利率下行的趋势不变,短期债市具有回调可能,但9月是较10月更为有利的做多窗口期。从品种配置看,同业存单与10Y期限利率债更具性价比,短期债市出现明显回调,急跌+慢牛的组合可能再次出现。
关注短债配置的投资人都知道,公募也在抢占短债市场,特别是债市口碑依然不错的当下,已经凸显性价比的短债基金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这与此类基金的体验有关,尤其是在控制回撤方面,要比长债基金更胜一筹。
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8月30日,中证短债近3年平均年化收益率2.56%,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1.02%。从风险的角度看,中证短债近3年最大回撤-0.16%,最大回撤恢复时间13天;而同期,中证中期综合债指数及中证10年国债指数,最大回撤恢复时间分别为72天和95天。
可见,短债基金相对股票资产及中长债资产来说,从收益率及回撤表现来看都有较出色的表现,提供了相对较低的波动性和稳健的收益,体验感相对较好,使其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最受欢迎的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