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光伏寒冬,一场闭门会令业内燃起了新的期待。
10月14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上海举行了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据悉,16家光伏骨干企业参加此次会议,并达成“反内卷”共识。
自2023年四季度以来,光伏行业逐渐陷入非理性竞争的恶性循环,行业生态愈发恶劣,企业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这场闭门会的到来,能否打破光伏行业当前竞争僵局?又能否成为光伏重回基本面的信号?
头部企业率先达成共识
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正式披露座谈会情况之前,已有相关消息传出,市场对此尤为期待。
尽管闭门会的具体内容尚未可知,但结合多家媒体披露的《关于召开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座谈会的通知》(下称“通知”)来看,会议议程共有三项,分别是:
商讨关于“反内卷式竞争、反低于成本倾销”等内容的行业自律公约;
商讨有序化解供需失衡、出清过剩产能等相关措施;
商讨对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其他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中提到,本次座谈会受到会内骨干企业的委托。另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会后披露,本次参会的企业共有16家,分别是阿特斯、高景太阳能、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美科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隆基绿能、爱旭股份、TCL中环、天合光能、通威股份、协鑫集团、大全能源、新特能源、正泰新能。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这是一场由头部企业牵头发起的会议,彰显出业内对于当前光伏行业遇冷情况的高度重视。更有业内人士在会前预测,在这场闭门会上,头部企业有可能达成“反内卷”,停止降价倾销甚至减产等共识。
事实也的确如此。10月14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文表示,各位企业家及代表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并达成共识。
另据媒体报道,与会企业还对“限价”和“限产”问题进行了讨论,头部企业或将率先响应限价限产策略,后续还可能出台相关方案和具体细则,以改变“价低者得”的行业现状。
今年以来,有关“反内卷”“减少盲目扩产”的声音持续涌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及相关部门也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同时下发规范性文件。
5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加强对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保障国内光伏市场稳定增长,探索通过示范项目支持先进技术应用,改变低价中标局面等。
7月,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继续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
8月底,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光伏电站建设招投标价格机制座谈会中指出,目前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不利于光伏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下游电站业主来说,不合理低价也不利于保证产品质量和交付。
9月25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处长李婷在“2024光伏行业技术创新大会”上表示,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工信部提出,要重点推进研发新型晶硅太阳能电池等高效太阳能电池。下一步,工信部将提升产品技术指标要求,加强知识产权规范要求,规范行业有序发展,把现有的政策用足,加快光伏产业创新发展,鼓励原创性的创新和前瞻技术布局,丰富高质量产品供给,扩大光伏发电的消纳应用。
光伏的“一地鸡毛”
事实上,光伏会议频率的增加,不仅反映了从业者的高度重视,也暴露出光伏行业的“一地鸡毛”。
2023年四季度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全面下跌且持续低迷。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披露,今年上半年,多晶硅、硅片价格下滑超40%,电池片、组件价格下滑超15%。
国信证券此前表示,从盈利水平来看,当前光伏主产业链环节已经进入净亏损甚至跌破现金成本的阶段。
价格下探趋势还在持续。10月12日,华润电力沂源西里150 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组件设备采购开标,其中N型双面双玻单晶硅光伏组件的投标单价里,甚至出现0.53元/W的低价。
受价格战等因素影响,光伏企业的业绩表现集体失速,头部企业更是迎来巨额亏损。仅今年上半年,在申银万国光伏设备行业分类的65家上市公司中,超七成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近四成企业出现亏损。其中,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爱旭股份、双良节能以及弘元绿能位列亏损榜单前六名,归母净利润合计亏损超过百亿元。
重压之下,光伏行业迎来减产、停产大潮。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包括华东重机、TCL中环、ST聆达、海源复材等在内的多个企业宣布调整甚至终止光伏扩产计划。
与此同时,光伏企业的上市之路也更加坎坷。据了解,今年前三季度共有38家光伏企业冲刺IPO,目前已有12家宣布终止,其中IPO失利的润阳股份甚至选择打折“卖身”。
此外,光伏板块景气度同步趋弱。截至10月16日收盘,65家光伏上市公司总计市值约为13399亿元,较年初的16009亿元缩水2610亿元,整体下跌幅度为16.3%;光伏板块千亿市值企业仅剩两家,分别是阳光电源(当日市值1833亿元)和隆基绿能(当日市值1207亿元)。
“一把手”们呼吁行业自律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本次闭门会召开前,七家光伏头部企业的“一把手”曾共聚央视财经《对话》节目现场,呼吁行业自律,携手跨越周期低谷。
在这期名为《中国光伏的信心在哪里?》的节目中,“反内卷”共识其实已经初具雏形。
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指出,光伏行业1.0时代,企业主要在各自优势环节发展,上下游合作紧密。随着行业的发展,2.0时代来临,企业开始追求垂直一体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合作的减少和“内卷”式竞争的加剧。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直言,过去20年中,光伏产品同质化、模式同质化、制造同质化,知识产权不受保护、竞争门槛较低。光伏产业的参与者太多,任何行业自律的行为要能够形成共识不容易。
在“一把手”们看来,在深度合作中走向行业自律,将是破除当前困境的一把利刃。
正泰新能董事长陆川指出,行业自律分为两个层次。首先,行业是由企业构成的,这要求回归到企业自身对于扩张速度及定价机制的把握。其次,在企业有较清晰共识的情况下,行业协会、主管部门等可以予以引导。
在企业层面,高纪凡表示,必须寻求新的合作模式,通过股权合作、产业链合作、创新合作等方式长板优势互补,共同迎接光伏行业3.0时代,最终实现收益共享、合作共赢。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也表示,合作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基础项,在提高行业标准化、节约成本、方便客户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进一步指出,还需要看合作的程度和形式。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补充表示,合作不仅仅是写在协议上,而是要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实现强强联合,分享彼此的成果。
在宏观调控层面,“一把手”们普遍期待国家的统筹性规划及引导,希望以政府的有形之手加快产业集聚,积极引导行业更好整合,让行业尽快走向有序、健康的发展轨道,让投入到全社会的资金资源更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