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同属江苏省的常州市2023年全年GDP成功破万亿,“五省通衢”徐州被外界认为是长三角下一个万亿城市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1986年,在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的倡议下,一个以徐州为区位中心、横跨苏鲁豫皖4省20市、覆盖人口过亿的区域性合作组织淮海经济区正式诞生。
2018年的11月,《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得国家批复。淮海经济区作为这一国家战略中的北部重心,再度成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的重点之一。
上述国家级重要规划之所以陆续在徐州落地,不外乎一个原因——优越的交通区位。正如陆游所说,“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徐州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今天,它地处长江经济带、京津冀都市圈、沿海经济带和中原经济区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十字交汇地带,以及“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是沟通东西和南北、联通内外的重要交通枢纽。此外,徐州还肩负着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总定位。
但对于这个有着深厚重工业基础和优越地理位置的城市来说,如何充分利用其区位上的优越性,“甩掉”历史包袱,将其转化为产业要素集聚与产业能级跃迁的优势,成为当前徐州需要思考的问题。
与此同时,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转型城市,徐州的传统制造业和新质生产力所涌现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融合不足。徐州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高精尖”先进企业规模和质量有限,大量传统产业亟待进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此外,徐州还未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大市优势,产学研融合产出的高质量成果有限,基础研究亟待提升。因此,其顶尖人才相对较少、高层次人才平台不足,职业技能培育体系不够完善。
因此,未来如何借鉴以合肥为代表的发展模式,在加大力度投入高校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产业人才的培养,将成为徐州下一步突围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徐州在人口上已经释放出积极信号,最新的数据显示,2023年徐州常住人口止跌回升,常住人口增长至902万人,比2022年增加0.15万人,结束了连续两年的人口负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这座准万亿城市也放出“豪言”要在2025年GDP破万亿。身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双向开放高地,自带“C位”DNA的徐州能否率先在万亿城市“后备军团”中出线?
“如果徐州GDP今明两年能继续保持7%或以上年增长率,则2025年破万亿就有可能。第二、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是徐州2025年GDP规模跃上万亿元台阶的关键。”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为此,徐州应该加大‘343’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支持力度,做大做强工程机械、新材料、新能源,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低空经济,力争主导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二位数。同时,应持续推进徐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继续支持以旧换新、电商、购物节等活动,确保第三产业成为支撑徐州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创新产业集群发力
徐州曾经历过产业转型的阵痛。
自2006年开始,徐州经济出现放缓,与同期高速发展的苏南城市形成巨大反差。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经济增速慢了下来,在2006年经济增速达到15.35%峰值后,徐州经济增速在此后不断放缓,2022年仅有3.2%。
但近两年形势发生变化,从今年1-4月经济数据来看,徐州的工业生产均增势良好,新兴工业支撑有力。
全市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8.35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增速最快的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99亿元,增长7.6%。
4月,徐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1%。1-4月累计增长10.1%,较一季度提高3.3个百分点。从新兴产业看,全市绿色低碳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0.4%和6.7%,集成电路与ICT、医药健康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0.4%和12.2%,精品钢材、高端纺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产值分别增长3.3%、25.1%和13.0%。工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增长40.7%。
从需求侧来看,1-4月,徐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0%,较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新兴领域投资迎来较快增长,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4.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73.6%,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7.8%、96.7%和27.0%;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1.4%,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分别增长29.7%和13.3%。
作为曾经的资源型和重工业城市,徐州经过多年的艰难转型,已发展成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支撑、新型工业化和枢纽型经济双轮驱动的绿色友好型城市。
近年来,徐州集中力量打造“343”创新产业集群,将产业转型升级向纵深推进。据悉,2023年,徐州围绕“343”创新产业集群,组建10个产业联盟,集群规上工业产值达到5505亿元。今年,在江苏省工信厅公示的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里,徐州有92家企业入选,全部属于“343”创新产业集群。
“徐州的创新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总体显著,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企业经营情况改善,徐州工程机械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地位稳固,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紧跟前沿发展,徐州也在积极打造“5+X”未来产业体系,布局新赛道,并于今年1月出台了《徐州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该产业体系致力于培育构建氢能与新型储能、深地空间利用、第三代半导体、细胞和基因技术、通用人工智能5个成长型未来产业,以及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前沿新材料、虚拟现实、生物育种等前沿性未来产业。徐州已亮出了目标,到2025年实现该产业体系初现雏形。
“在未来产业的发展上,相较于长三角其它地区,徐州拥有中国矿业大学等一批特色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后发低成本优势。建议徐州未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加大与上海、北京等国际都市的创新合作,建立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共同体。”曾刚表示。
以“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年”为牵引,今年以来,徐州瞄准“343”创新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大力展开招商引资。国内方面重点加大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川渝等地区的合作,国外方面聚焦欧美、日韩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加快推动优质企业来徐州投资布局,为徐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心”能量圈扩大
外贸方面,徐州今年的表现也颇为亮眼。据徐州统计局数据,徐州一季度出口总值为310.5亿元,同比增长8.7%,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233.5亿元,下降0.9%;进口77.0亿元,增长53.8%。
“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成为新的增长极。徐州一季度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4.7亿元,增长19.7%,高出全市外贸整体11.0个百分点。此外,中欧班列实现进出口总货值2.49亿美元,同比增长90.32%。
4月,徐州中欧班列发出了首批冷链外贸货物,历时11天奔赴9300公里外的俄罗斯莫斯科,标志着徐州中欧班列综合物流产业链进一步强化,为徐州企业打开了外贸新通道。
与内外部的互联互通有赖于徐州天然的地理和区位中心优势。
立足于这样的优势和定位,徐州近年来围绕“三中心一枢纽一高地”建设苦下功夫,加快城市能级提升和开放步伐,放大“大通道、大枢纽、大网络”综合优势。
今年,徐州新出台了《建设高水平双向开放高地行动方案》,计划于2030年建成具有较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高水平“双向开放高地”。徐州也在积极打造“1+3+N”的开放平台格局和“3+8+N”物流枢纽体系,推动由交通枢纽向物流枢纽转变、区域枢纽向国际枢纽转变。
根据徐州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徐州计划力争“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20%以上,年内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50亿元,落地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5个,持续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此外,徐州将常态化开行铁海联运班列,全年中欧班列开行400列、货值增长20%以上,港务区进出口额增长30%以上。
因此外界也在期待,随着徐州作为“中心”城市的能量圈持续扩大,这座准万亿城市是否有望在2025年如期实现GDP破万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