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降低手机、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各地法规和行业规范频繁加码。
6月15日,广州市人大官方网站发布《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简称《条例》),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条例》提到,学校可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学校或者在校园内使用。
目前,全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持续加码,游戏充值的退费标准也即将敲定。近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有望成为游戏行业首个未成年人消费管理和退费规范。
手机进校园再受限制
《条例》第十四条是“预防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校园”,内容包括:学校可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学校或者在校园内使用;对经允许带入的手机,应当统一管理,除教学需要外严禁带入课堂;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依法依规对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作出规定。
《条例》还表示,中小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严格限制孩子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对于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的孩子应当规范使用的场所、时段、时长、频率、内容、功能、权限等事项,并配合学校禁止或者限制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
实际上,早在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呼吁中小学禁用智能手机。在2023年发布的《全球教育监测报告》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过度使用智能手机表示担忧,呼吁世界各地的中小学校禁止使用智能手机。
从国内来看,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发布,要求中小学生将手机“有限带入校园”: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目前,未成年人过度使用手机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根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期联合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93亿,规模持续扩大,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7.2%,已经接近饱和。
《报告》显示,超过9成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手机是青少年上网使用率最高的设备,其中青少年自主拥有手机比例达58.8%,低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的自主拥有率。
IDC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71亿台,同比下降5%,创下了近10年以来最低出货量。2024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926万台,同比增长6.5%,呈现出反弹态势。
未成年人网游管理新规出炉
对中小学生等未成年人来说,手机是“双刃剑”,他们既可以通过手机搜索学习资料辅助功课,也容易沉迷短视频、网络游戏等内容。为了进一步降低沉迷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危害,近期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并公开征求意见,在消费方面保障未成年人权益。
《管理要求》规定:若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未接入国家建立的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导致未成年人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网络游戏服务并充值,或未落实充值限额要求,导致用户在实名信息为未成年人的情况下进行超额充值的,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承担100%责任。
同时《管理要求》提及,若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已依法配置防沉迷措施,但存在监护人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限制等监护人过错情形的,就相关未成年人超额充值部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根据相关消费过程中防沉迷措施的有效性情况承担相应责任,建议一般责任比例为30%—70%。
对于未成年人的网络消费金额,《管理要求》也提出了建议: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应向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付费服务;针对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同一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针对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用户,同一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
甬兴证券研报认为,该《管理要求》的征求意见稿相对中性,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也对游戏退费的法律权责做了更加清晰的明确。看好游戏板块,有望受益于版号的持续发放以及暑期来临。
目前,游戏行业正朝着规范化方向持续前行。国元证券研报表示,2024年游戏行业整体版号发放节奏维持稳定,每月规律发放国产游戏版号,1月—5月月均发放国产游戏版号超100款,政策端持续向好,版号发放节奏引导新游测试及上线进度稳定,游戏供给端持续向好。
校对:王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