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得全A指数震荡调整,但仍位于年内高位区域;从绝对位置和估值水平看,万得全A指数处于长周期低位,与2022年4月、10月,2023年10月低点相当。若本轮集中出台的地产政策获得持续性的现实验证,市场风险偏好将得到较强修复。
年初至今,市场交易逻辑围绕全球库存、国内地产、美联储政策的边际预期变化摇摆,总体形成了弱补库周期、探底企稳、转向宽松的基准预期,其间虽有预期强度的波动和调整,但以上基准预期尚未出现明显转折。边际上,受益于本轮国内地产政策显现的兜底决心,以及外围逐步趋弱的现实数据,市场开始关注下半年“东升西落”的可能性,其中,全球PMI、国内地产销量、美国通胀就业数据是观测和影响市场情绪的基础指标。
首先,制造业PMI方面,中美5月制造业同步趋弱至50%以下,但同期全球制造业PMI则升至50.9%,为2022年8月以来最高。本轮全球景气度反弹已持续10个月,中美制造业短期波动暂未改变补库预期的方向。国内制造业PMI的超预期回落是季节性因素和需求偏弱共振所致,今年5月制造业PMI环比下降0.9%,高于疫情前2012—2019年同期制造业PMI的平均降幅0.3%;需求指标中,新订单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至49.6%,新出口订单环比下降2.3个百分点至48.3%。
虽然官方制造业PMI边际偏弱,但景气度层面依然有亮点,一是官方非制造业PMI延续扩张,仅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至51.1%;二是非官方PMI表现与官方PMI背离,非官方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同步回升至51.7%和54%,且扩张幅度加大。从统计样本的企业性质来看,非官方PMI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且多为出口相关企业。因此,非官方PMI的扩张和强势,与全球景气度回升周期一致。参照季节性规律,6—7月PMI景气度处在偏弱阶段,重点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速的条件下,景气度超预期回升的可能性。
其次,地产销量略有改善。数据显示,十大城市成交面积环比持续改善。其中,5月27日至6月2日当周成交面积达123万平方米,上海链家全市二手房转定单量创近两年以来新高,并且二手成交的议价空间明显收窄。从地产政策角度看,首付比例、房贷利率等均已为历史新低,限购政策除超一线城市之外基本全部放开,政策效果的空间和持续性有待观察。
笔者认为,相比前几轮政策效果,本轮房地产市场如期实现阶段性筑底企稳的概率更高。居民加杠杆行为的触发,主要基于价格和收入,从房价位置来看,经过逾两年的调整,当前北上广深的中原领先指数基本回到2016年末至2017年初的位置,其中深圳跌幅最高,达36%,上海跌幅24%,从常规的阶段性调整幅度来说,已较充分。从收入预期来看,虽然整体仍偏低迷,但边际趋于改善,若全球补库周期如期兑现和强化,随着国内财政和地产政策效果的显现,下半年居民收入和就业预期的改善力度有望加大。
最后,美联储作为全球货币政策的风向标,边际预期波动性较大。近期随着美国PMI和就业数据偏弱运行,美联储首次降息时点的预期值再度回到9月,其中wind利率观测工具显示,9月降息概率为80%,但同期,市场对美国进入再通胀和补库周期的预期降温。目前美国制造业PMI已连续两个月下降,重回衰退区间,但尚未改变补库周期的方向,本轮景气回升周期自2023年6月开始,已持续近一年,但回升强度较弱。从持续时间看,前三轮景气回升周期平均持续时间达18个月,若无超预期风险因素,今年年底前美国景气度仍将稳中偏强。
近年来,美联储政策、通胀、经济景气度预期之间,相互制约和此消彼长。软着陆、预防性宽松、降通胀的三重目标任务,意味着外部环境仍处在预期随现实有限摆动的状态之中,直至美联储首次降息预期的兑现。美联储兑现宽松,将有利于减轻国内货币政策压力,改善市场风险偏好,但同时美联储宽松意味着经济现实偏弱,也将通过出口向内负面传导,但从近年的影响程度来看,美联储政策宽松引发的正面效应或高于负面效应。边际上,关注美联储6月会议的政策定调,以及9月前的通胀、经济、就业数据的预期差。
总体上,近期国内政策信号明确向好,但市场情绪反而在政策兑现后趋于冷静。短期内,市场仍将处在政策预期兑现后的验证观察期,预计股指震荡蓄势为主,等待后续的现实数据和信号验证。边际上,关注即将公布的5月金融经济数据,若预期差向上则有利于股指运行中枢的抬升。(作者单位:中财期货)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