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争战长效生长激素市场,价格能否更亲民,引发关注。

发布时间: 2024-07-04

概要:生长激素市场渗透率低因治疗认知不足、费用高、依从性低。君合盟生物研发重组长效生长激素,双周给药潜力,望降低成本。目前长效生长激素市场看好,多家企业推进研发。生长激素滥用需监管和市场教育。

生长激素市场,这片尚未被完全开发的领域,其渗透率低迷的背后隐藏着诸多缘由。其中,临床治疗的认知局限、高昂的治疗费用,以及不容忽视的患者依从性不高,构成了限制其进一步拓展的三大难题。

在当前的医疗领域,一场关于长效生长激素市场的角逐正愈演愈烈,众多企业纷纷投身其中,试图在这片蓝海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据第一财经记者最新获悉,君合盟生物制药(杭州)有限公司正在积极推动一类创新药——重组长效生长激素的研发工作。该药物在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治疗潜力,其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具备每两周给药一次的可能性,这无疑为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生长激素,这一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矮小症的药物,其市场渗透率却远未达到预期。中华医学会的数据显示,矮小症的主要患者群体中,规范化治疗的比例竟不足5%。这背后,除了临床治疗认知的缺乏、治疗费用的高昂外,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不高,也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国内获批上市的生长激素产品类型多以短效为主,截至2023年,市场上共有10款生长激素相关产品,其中水针剂型有4款,粉针剂型有6款。然而,在全球范围内,长效生长激素的研发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全球已有四款长效生长激素获批上市,其中一款由我国药企金赛药业开发,其余三款则来自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目前仅有金赛药业的长效生长激素获批上市,其给药频率为每周一次。

相较于短效生长激素,长效生长激素的价格显然更为昂贵。然而,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长效生长激素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在中国市场,除了君合盟生物外,还有多家企业正在积极推进长效产品的研发与上市工作。特宝生物和维昇药业的长效生长激素已完成临床三期研究且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天境生物的长效生长激素也已完成临床三期研究。

君合盟生物制药董事长徐葵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生长激素市场中,水针的临床使用占据主导地位,粉针仍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然而,由于短效生长激素的依从性较差,未来生长激素的用药趋势将是用水针替代粉针,用长效替代短效。他强调:“中国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对于生长激素的需求是迫切的,他们面临着用药频率高且负担重的困境。我们的目标是随着新产品的推出,降低价格,让更多的患儿能够得到治疗。”

君合盟生物制药CMC研发总监沈玉保透露,公司的长效生长激素采用大肠杆菌表达Fc融合蛋白技术,相较于传统的CHO细胞表达技术具有更低的制备成本。该药物有望实现双周给药一次的目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完成该药物的二期临床研究工作。

民生证券在最新的研报中指出,传统的短效水针和短效粉针需要每日注射,患者的依从性较低且漏针的可能性较大。而长效生长激素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它使得治疗进入了以周为单位的时代大大降低了漏针的可能性显著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更好地保障了治疗效果。

近年来市场上关于生长激素滥用的担忧逐渐升温。有家长看到孩子身高低于同龄人或者想让孩子长得更高便想到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对此徐葵表示生长激素滥用的一部分原因确实源于家长对孩子身高的过度焦虑可能孩子并没有患上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只是身高未能达到父母的期待。他强调:“作为研发者我们的关注点始终放在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身上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造福更多的患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这是我们研发立项的初衷。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很多患者因价格问题无法及时接受治疗这也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如何降低家长的焦虑减少‘滥用’现象一方面需要监管部门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市场教育。”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首页 - 股市 - 数据 - 市场动态 - 金融 - 产经 - 基金 - 新股 - 创投 - 科创板 - 新三板 -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18001175879

商务合作    隐私条款    免责声明    投诉反馈

Copyright @ 2024 金融谷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冀ICP备2024068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