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创投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成功举办“培育’新质生产力’:科学家与投资人共赴创变之路”闭门研讨会,共同就为中国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究助力,探索未知领域、创造社会价值、延展资本价值,资本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等话题展开讨论。
高榕创投代表在活动上进行了发言。高榕创投成立于2014年,深耕新科技、互联网及新消费、医疗健康等领域,投资富有创新力和成长力的早期和成长期企业,支持创业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截至目前,高榕已投资超过300家企业。
随着市场科创热情的持续高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主动或被动地从象牙塔走出来创业,科学家创业项目估值也随之水涨船高。在与创业者交流的过程中,高榕创投团队会和创业者一同审慎评估创业机会。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科研和创业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需要跨越,除了自身科学性之外,还要综合考量市场需求、行业周期、融资环境,以及自身在产品、商业化、组织上的综合能力,方能走得更加长远。
换言之,今天科学家创业需要从“超级长板”进化到“十项全能”。当然,初创企业很难具备所有能力,最终考验的是创始团队的学习能力,并转化为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很多创始人进步很快,完成了从科学家到企业家身份的转变,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高榕创投代表说。
从科学技术到产业落地,除了对创业者提出更高要求,同样对投资机构提出更高要求——能否对公司有针对性的帮助,聚合产业、战略和政府资源,亦或是针对创始团队的短板去补足,“如果一位创始人的长板是做科研,能否帮他找到另一个合伙人”。上述人士说。
尽管今天创投生态存在诸多考验,但对科创企业抱有同理心和耐心、客观认识创新周期始终是底色,也期待国家和行业政策给予企业更多支持和鼓励。如近期“科创板八条”就提升了制度包容性,强调了优先支持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明确继续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和作为并购重组标的,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