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网友晒出截图,显示自己在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信贷资金因投入股市,被要求提前收回。
从截图来看,该网友是9月27日从银行贷款20万元。因“涉嫌入股市交易”,该行暂停了贷款额度,并要求于11月10日前归还全部贷款资金。此外截图显示,发放贷款的同一日这名网友就被银行发现了违规交易,可谓“光速”。
该网友的情况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近期,针对资金入市信贷的贷后检查力度严格。10月以来,已经有超过30家银行重申严禁信贷资金流入房市、股市等领域,并强调一经发现违规挪用入市,银行将提前收回贷款。
30多家银行提示借贷炒股风险
近期市场虽然出现较明显的回调,但是A股市场底部整体出现抬高,赚钱效应有所显现,这让投资者心里又活泛起来,贷款炒股的情况频频出现。
10月8日,央行主管媒体《金融时报》消息,金融管理部门已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银行信贷资金严禁违规进入股市。
为此多家银行发布公告也提示风险,10月10日,山东商河汇金村镇银行发布关于严禁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等领域的声明,提示客户消费类贷款资金不得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不得用于股票、期货、金融衍生品投资。
10月10日,湖南麻阳农商行也表示,借款客户须按照银行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信贷资金,不得将信贷资金挪作他用,包括但不限于股市、有价证券、期货等方面的投机经营及股本权益性投资,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明令禁止的领域或未经依法批准的项目等。
与此同时,永定农信联社、福州农商行、廉江农商行、福建沙县农商行、河源农商行、 乳源农商行、连平农商行、惠安县农信合作联社、阳江农商行、顺昌县农信合作联合等30多家银行也先后给出类似提示。
除了提示风险之外,也有银行对违规入市给出了惩罚条款。例如,阳江农商银行在近期公告中称,对违规挪用的信贷资金将进行罚息,挪用贷款的罚息利率在当期执行的贷款利率基础上加收百分之百计收;云南麻栗坡农商行公告称,若违反相关规定,除终止贷款合同、提前偿还全部贷款本金、利息及相关费用外,还将根据情节轻重对客户的授信额度进行调减或撤销,限制后续贷款申请等。
10月14日,广州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亦向旗下会员单位发布《风险提示函》,提示相关风险。其中提及,各会员单位应该严格按照《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应当与借款人明确约定贷款用途,贷款用途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不得用于以下事项:股票、金融衍生品等投资用途”,规范经营行为,高度关注当事人的借款用途和资金流向,严禁相关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等领域。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个宣布严禁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地方小额贷款行业协会公告。
上市公司加入“炒股大军”
除了个人摩拳擦掌准备投资之外,A股的火热气氛也吸引到上市公司的注意,近期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准备进行证券投资。近期,海顺新材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自筹资金回购股票,用于转换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回购价格不超过17.55元/股,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同日公告,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拟使用不超过5000万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
无独有偶,国中水务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使用不超过5000万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在此额度内资金可以滚动使用,且期限内任一时点的交易金额(含前述投资的收益进行再投资的相关金额)不应超过投资最高额度。投资范围为股票、基金、新股配售或者申购、证券回购。
普邦股份也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500万元追加认购启泰严选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份额,并称此次投资事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公司收益最大化。
相比主板的公司,新三板则更为大手笔,近期特味浓公告表示,拟使用不超过1亿元(含1亿元)的自有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蓝鼎餐饮拟利用不超过100万元自有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获得额外的资金收益;金冠科技拟以不超过1000万元(含1000万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柏康科技拟以不超过200万元(含200万元)的公司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根据同花顺的不完全统计,自9月24日以来,已经约有十多家公司给出类似公告。
对于投资目的,公告普遍指出,在保证公司正常经营所需流动资金和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负责人孙恩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不少上市公司准备进军证券投资不外乎两个原因:
其一、A股行情火爆,在一系列利好政策以及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的推动下,投资者信心得到了极大的修复,带动了市场行情的大涨,从而对上市公司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
其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上市公司一直都有投资理财的需求,只是随着A股市场的大涨,促使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愿意通过证券投资来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
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表示,证券投资本身具有较高的风险,市场的波动对上市公司是把双刃剑,行情好的时候,可以造福上市公司业绩,但是一旦出现波动,也会对业绩产生一定的拖累。
一家私募基金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不排除一些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或者主业不振的上市公司心存侥幸,由于面临连续亏损,甚至可能面临退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从而铤而走险,希望通过证券投资,将利润“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