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股退市风险解警,动态退市机制加速形成,市场活力焕发。

发布时间: 2024-06-12

告别2023年年报季,一批ST板块内的公司因基本面改善或负面影响因素消除,相继迎来“摘星”“脱帽”。

6月10日晚,ST金运(300220.SZ)、ST实华(000637.SZ)发布公告称,影响公司股票被实施风险警示的因素已消除,公司关于撤销股票交易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已获得交易所审核同意,公司股票将于6月12日发生变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wind数据发现,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已有22家公司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获交易所通过,其中,16家公司实现“脱帽”,6家公司实现“摘星”。

在市场人士看来,随着部分企业成功“摘星脱帽”,“有进有出”的动态退市机制逐步形成。

逾二十家企业“摘星脱帽”

作为沪深证券交易所自1998年4月22日就开始实行的特别处理制度,ST制度主要针对的是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

在异常的时间段内,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会被实行特别处理,其股票交易涨跌幅限制从10%降低至5%,股票名称改为原股票名前加“ST”或“*ST”等特别处理标识,被强制要求定期向投资者发布风险警示公告。

在过去二十余年时间里,ST制度对于解释投资风险,警示违法违规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述22家上市公司此前“披星戴帽”的原因,主要有业绩持续亏损、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遭遇突发性风险事件,存在财务造假等重大违法犯罪,或出现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内控问题。

2023年,相关上市公司针对风险警示原因做了针对性整改。其中,有不少企业通过破产重整,顺利摆脱风险警示。

较典型的如*ST东洋(002086.SZ)和*ST正邦(002157.SZ)。*ST东洋曾是海洋产业和大健康产业的领军企业,但由于长期的财务压力和内部管理问题,导致公司难以继续正常运营。公司股票在2023年因净资产为负值和审计意见无法表示两项原因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同时,因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主要银行账户冻结、违规担保等问题,叠加了其他风险警示。

2022年,*ST东洋被债权人申请预重整,2023年12月18日,莱山区法院裁定批准*ST东洋的《重整计划》,随后重整投资人向管理人指定的银行账户支付了13.54亿元的投资款。

重整成功后的*ST东洋,业务结构得到了显著优化。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0亿元,期末净资产为16.17亿元。在向交易所递交申请后,*ST东洋将于6月12日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

*ST正邦则是曾经第二大的上市猪企和江西排名第一的猪企,受前期无序扩张和近年来生猪价格大跌冲击,正邦科技盈利持续大幅下滑,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巨亏,2023年5月,该公司股票被冠以“*ST”的特别警示。

2023年底,双胞胎集团带领的17家投资人参与*ST正邦的重整。相关投资人为*ST正邦带来总计43.40亿元重整资金。实控人变更之后,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转正,资产负债率由148%骤降至54%。公司股价也在今年年内上涨近50%。

此外,还有部分企业因消除引发风险警示的相关影响,顺利“摘帽”。

如慧辰股份(688500.SH),2023年4月因审计机构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2年度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披露《关于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暨停牌公告》,于2023年5月5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23年12月,北京证监局对其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指出公司招股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退市新规实施方面要严格执行,对一些符合退市条件的公司一定要坚决退市,打击恶意‘保壳’行为,这样一些不死鸟会消失。因为大家看到新‘国九条’的威力,未来对这些恶意‘保壳’的行为,对于长期不分红的公司会严厉处罚,在当前的环境下,通过借壳上市乌鸡变凤凰的故事也基本告别了历史舞台,垃圾股的清理会推动价值投资成为市场主流的投资理念。”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首页 - 股市 - 数据 - 市场动态 - 金融 - 产经 - 基金 - 新股 - 创投 - 科创板 - 新三板 -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18001175879

商务合作    隐私条款    免责声明    投诉反馈

Copyright @ 2024 金融谷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冀ICP备2024068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