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还没退休,养老基金先清盘了”的话题引发投资圈关注。
自2022年以来已有12只养老FOF清盘。其中,2024年3只,2023年7只,2022年2只。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不少养老FOF因规模过于“迷你”而触碰清盘预警线。目前市场上共有273只养老FOF基金,其中,超六成规模小于2亿元,还有超两成规模小于0.5亿元。
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士认为,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养老FOF清盘。
“现在基金公司对养老目标基金的态度不太积极,去年很多头部公司就停止投入持营资源,基本上不关注这个业务了,因为投入产出比太低。”一位公募人士表示。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也指出,养老FOF是未来长期发展的赛道,基金公司还是希望尽量保住养老FOF的壳,等行情好的时候再扩大规模。
清盘
今年有3只养老目标基金陆续清盘,分别是中信保诚养老目标2035三年持有FOF、平安养老目标日期2045五年持有FOF和鹏华长乐稳健养老目标一年FOF。
其中,2只产品成立时间仅3年.平安养老目标日期2045五年持有FOF甚至还没等到第一个开放日就清盘了,中信保诚养老目标2035三年持有FOF也在满3年将要打开申赎前清盘了。
而最新清盘的鹏华长乐稳健养老一年Y份额,属于第一批个人养老金基金(Y类份额),成立于2022年11月16日,仅过了一年半后,2024年5月16日也清盘了。
据记者统计,自2022年以来已有12只养老FOF清盘。其中,2024年3只,2023年7只,2022年2只。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还有不少养老FOF因为规模迷你,进入清盘预警线。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2日,目前市场上共有273只养老FOF基金(仅计算初始基金,下同),截至一季度末,175只小于2亿元,占比64%;其中,62只规模小于0.5亿元,占比23%。
根据规定,基金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如持续运作、转换运作方式、与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终止基金合同等,并在六个月内召集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
剔除发起式基金,目前还有2只迷你养老FOF基金规模低于0.5亿元,面临清盘风险。
事实上,随着大量发起式基金3年大限到来,养老FOF正成为基金清盘的“高发地”。
格上基金研究员蒋睿举例,目前市场上规模不足2亿的养老FOF基金占比过半,其中成立于2021年5月至12月的基金有10余只,按照合同约定今年底前可能有清盘的危险。
原因
从2018年第一批养老FOF发行面世,到2022年11月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的推出,基金公司对养老FOF的热情推到顶点。
“但一波持营后,基金公司发现养老FOF根本上不了量。”业内人士表示。
排排网财富研究员卜益力介绍,不少养老FOF产品都是发起式基金,发起式基金的成立门槛较低,只要基金管理人持有不低于1000万、持有不少于三年,就可以成功发行。而近期养老FOF清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部分发起式产品的规模未能超过2亿元而触发了基金合同的清盘条款。
Wind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共有273只养老FOF,其中170只是发起式基金,占比超一半。
基金公司寄望于“先成立,后发展”,在养老FOF发行惨淡下,纷纷采取了发起式基金模式。
然而,养老FOF近几年表现欠佳。
盈米基金研究员李兆霆表示,从产品成立日到现在,没有一只偏股FOF的区间收益率是正的,从相对收益来看,FOF也并未因分散化投资而在熊市中获取更高收益,近一年FOF指数表现弱于万得全基指数。
另一位基金业内人士介绍,FOF基金本质上是市场Beta的表现,但现在只有极少数的业绩优秀的FOF基金经理才可以做到在Beta基础上稳定提供“超额收益”。从业绩基准来看,当前公募FOF的主流品种是“偏债混合型FOF”,但实际上过去三年绝大部分偏债混合型FOF的年化收益率跑输了余额宝,也跑输了同期偏债混合型指数。
被寄望于长期稳定收益的养老FOF, 甚至出现成立以来收益下跌20%~30%的现象。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过半养老FOF成立以来是负收益。其中,11只养老FOF成立以来收益下跌超20%,40只养老FOF成立以来收益下跌10%~20%。
比如华夏养老2055五年A为-32.37%,民生加银康泰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A为-29.03%,工银养老目标日期2060五年持有为-27.16%。
养老FOF既没在牛市取得好成绩,也没有躲过熊市风险,这让投资者参与热情与市场热度不断减弱。
自2022年2季度以来,公募FOF基金连续8个季度规模下行,投资人用脚投票。
“这几年市场表现较差,养老FOF净值出现回落,导致规模缩水,规模缩水到一定程度就出现清盘的现象。”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
一位公募人士表示,养老FOF清盘的最大原因是规模不满足要求。
“但更深层次原因是这类养老FOF产品没有需求,投资者不认可,所以就没有规模支撑。”上述公募人士坦承。
选择
养老FOF“保壳”还是“清盘”,对基金公司来说是一个问题。
或许对于部分基金公司而言,清盘养老FOF,如释重负。
“养老FOF不同于普通基金,基本都有较长的持有期,保壳难度非常大,保壳意义也不大。”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坦承。
其认为,“接下来会有更多养老FOF清盘,但是这也并不是什么大事。”
“基金公司布局养老FOF基本上都在2021年前后,现在对养老目标基金的态度已不太积极,去年很多头部公司就停止投入持营资源,基本上不关注这个业务了,因为投入产出比太低,远不如去持营主动基金。”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说。
一位基金公司高管也表示,有的基金公司认为现在养老FOF产品线很难做好,因此调整了发展战略,不再给予营销支持,让养老FOF自生自灭。
事实上,目前FOF业务线在公募基本上已被边缘化。一位公募人士表示,不少FOF经理们纷纷卸任产品、转换赛道。
而一位做投顾的基金经理也承认,他已放弃FOF产品,“我的投顾产品组合中没有一只FOF基金,原因是FOF产品业绩不好。”
不过,不少基金公司仍希望“保壳”,寄望于未来行情向好时迎来养老FOF大发展。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基金公司还是希望尽量保住养老FOF的壳,等行情好的时候再扩大规模。
“但如果保壳的难度过大,或者是成本过高,基金公司也可能会选择清盘。”杨德龙说。
杨德龙认为,养老FOF是未来一个重要的品种,未来养老FOF发展趋势依然向好,只不过行情低迷时会出现持续规模缩水,但行情好的时候基金公司会积极布局养老FOF。
业内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投资者对养老FOF还是有需求的,养老FOF的发展趋势可能是波浪式前行的状态。
卜益力指出,对于过往业绩不及预期的养老FOF产品,基金公司可能更倾向于按合同约定进行清盘;而对于业绩相对较好的产品,基金公司有一定保壳的动力,因为可以给未来的潜在投资者更好的感受,也有利于后续产品的宣推。
一位FOF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养老基金是一个好产品,但却没有发展好,这需要行业认真反思,考虑未来要加大对基金的研究,丰富投资策略等。
事实上,要在连续3年股市行情不景气的高波动市场上,让养老FOF取得长期向上的净值曲线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对此,一位公募人士认为,公募行业传统的“相对收益”并不适合养老FOF,其建议,养老FOF应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以最稳健的方式去运作,放弃相对排名,做好绝对收益。
面对养老FOF走过的弯路,蒋睿建议,养老FOF要行稳致远,应注重年度绝对收益和长期业绩考核,同时考虑业绩波动;此外,在聘请基金经理的时候也应更注重其稳定性。
卜益力认为,养老FOF是个人养老金的重要配置手段之一,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赛道,未来基金公司仍会积极布局。当下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发展养老FOF新模式,比如增加跨境投资和另类投资,以及探索低费率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