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10亿基金南下大湾区

发布时间: 2024-08-15

历史一幕,西安10亿基金南下大湾区投资。

根据官微公示,西安市工业倍增引导基金(以下简称:工业倍增基金)拟出资10亿元,投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粤港澳科创基金)。

10亿元不是个小数目。根据设立方案,工业倍增基金总规模100亿元,其中还有70%原则上应优先投资于本省、市重点产业及上下游项目。因此投向外省的这10亿“决心”,不可谓不大。

而在这个时间点,西安选择工业倍增基金,目的地选择在大湾区,到底所为何事?背后又反映出何种变化?

早有结缘

根据官网显示,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的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联合中央企业、科技龙头企业、地方政府共同发起,落户广州市开发区,是目前经批准设立的专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关键领域的战略投资基金。2021年11月份正式设立,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首期规模200亿元。

目前,粤港澳科创基金出资额为90.04亿元,最大的LP为广州国资,出资占比73.30%。合肥国资和北京国资是小的LP,比亚迪也(002594.SZ)出资了1.11%。

在投资方面上,其提到了发端于陕西的“硬科技”名词。该基金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发力“硬科技”,孵化科创苗子,转化科技成果,全力支持广东打造全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全力支持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图片来源:新华网

截至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已经投了安徽、广州、上海的一些科技企业,重点投向国内外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碳中和关键技术及材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基建等科创关键领域。

而粤港澳科创基金与西安早有结缘,在官方层面交流、合作逐渐频繁。

2023年11月21日,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会见大湾区基金董事长张新海一行。双方表示,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科创平台建设、重点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强务实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持续激发西安创新发展动能,携手实现互利共赢。

双方“一把手”见面后,合作也开始走向实质层面。在本次10亿元拟入股前的2024年4月26日,西安市国资委综改专班曾与粤港澳科创基金就国电投异质结电池项目座谈交流,粤港澳大湾区基金表示将重点投资该项目。当时,工业倍增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西安产业投资基金相关人员也参与了会议。

不过,作为创投机构,粤港澳科创基金几乎没有涉及陕西的股权投资项目。根据企业查询平台,该基金涉及对外投资(间接)283起,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均超过40起,而陕西仅有3起,均为所投公司在陕西设立的子公司,间接持股比例不超过1%。

所为何事?

再说回西安,本次10亿入股究竟所为何事?

根据公告,本次南下大湾区是工业倍增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2024年第二次会议决策的结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西投控股官微上找到了2024年第二次投资决策委员会会议的内容,其中主要有三点:招商、招商、还是招商。

文中提到,市财政局、市投资合作局及市工信局有关同志充分肯定了工业倍增基金的有关工作,并表示,要进一步锻炼工业倍增基金的项目管理团队,充分发挥工业倍增基金“资本招商”的重要功能。

“前期,工业倍增基金已与市级有关部门、开发区形成了招商合力。未来,市级部门、市级国有企业及开发区要加强互动,建立合作沟通机制,真正探索出一条市场化的资本招商路径,招引强链、补链企业,为我市工业发展添加动力引擎。”

将“资本招商”被摆在了最前沿的位置,对工业倍增基金探索市场化、锻炼管理团队提出了新要求……这是否也与地方政府招商模式的“巨变”相契合?

8月1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实施,明确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

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改革、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到,“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很长一段时间,税收奖补都是地方政府招商的利器。根据过往经验,很多南方的企业到北方投资,一方面是冲北方的低土地成本、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就是冲着优惠类政策,一些欠发达地区依赖税收挂钩的财政返还政策,形成税收洼地进行招商,但也对当地财政造成很大负担。

而现在,扎扎实实地做大支柱产业、做好营商环境、研究好“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或许是条破局之道。

图片来源:西安经开官微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表示,目前陕西招商仍然过多依靠税收等政策,尤其是西安以外的地级市,吸引企业的条件有限。未来可以依靠资本招商、研发实力等优势进行招商。

工业倍增基金,就是西安市创新财政资金支持工业发展的方式之一,去年4月设立,总规模100亿元,主要目的是壮大当地支柱产业及产业链水平提升。

在设立方案中,西安市给予工业倍增基金的自由度是非常高的:由基金管理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独立运作和自主决策,提出了“四不”,即政府部门不进行项目投资运作环节的审批和政策性审查,不干预基金市场化运作,不参与基金投资决策,不指定具体投资项目。

对此,记者致电工业倍增基金、粤港澳科创基金,但截至发稿未获明确回复。

西安破局

再讨论一点,为什么是工业倍增基金,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

关心西安的朋友或许都注意到,西安上半年GDP增速放缓(同比增长2.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831.78亿元,增长0.7%)值得关注。

上半年,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数据显示,六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1.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2.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西安上半年下降5.8%。1-5月,西安工业投资速度下滑了8.5个百分点,二产投资速度下滑8.4个百分点,下滑趋势亟须扭转,上半年表现较好的省、市,总体上都呈现出第二产业增速快于一、三产业,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国内2024年上半年第一、二、三产业同比分别增长3.5%、5.8%、4.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6%。

这也再次证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重要增长引擎,工业稳则经济全局稳。

图片来源:西安发布

此外,制造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各地都处于工业产业结构升级、提挡换速的关键时期,集成电路、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涌现,在这个节骨眼,西安作为陕西龙头必须迎头赶上,没有别的选择。

屈放表示,西安的优势在于制造业与科研实力,但近年来商业化不足与人才流失导致制造业利润率下滑,研发实力无法有效转化为产业成果。其次近年来单纯依靠税收减免或者土地拨付的招商方式,无论是政府财政压力还是招商效果(容易导致候鸟型企业)都有限,通过资本招商的方式更容易精准化对标企业资源,也更容易与当地产业相结合。

2024投资决策会议中就提到,工业倍增基金的投资进度、投资节奏仍需加快,其将加强与各合作方之间的沟通合作,加强区域产业联动。

“大湾区的产业结构和高端制造业正符合工业倍增基金的投资方向。加之高度的商业化运作,不仅能够提升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也为未来基金控股的企业回投西安奠定基础。”屈放表示。

记者注意到,陕西及西安正多方面加码招商,尤其是工业领域。

今年以来,西安先后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举办了多场投资交流、产业推介大会。根据西安日报,今年1月至6月,西安市实到外资5.62亿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6.4%;实际使用内资784.6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62.6%。西安招商引资省考指标实现“双过半”。

陕西省亦正在强化工业领域招商引资。日前,省工信厅印发《陕西省工业领域重点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方案(2024年)(试行)》,其中提到,拟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举办多场重点产业链整体推介活动;今年招引和对接各类产业链项目不少于200个,投资额不少于1500亿元。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首页 - 股市 - 数据 - 市场动态 - 金融 - 产经 - 基金 - 新股 - 创投 - 科创板 - 新三板 -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18001175879

商务合作    隐私条款    免责声明    投诉反馈

Copyright @ 2024 金融谷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冀ICP备2024068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