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勇
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简称“深圳国贸大厦”)与大芬油画村(简称“大芬村”),在深圳是两个独特的存在。前者坐落于深圳市罗湖区商业中心区的嘉宾路,是深圳的标志性建筑;后者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是深圳的标志性社区。前者是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后者是保留老旧农民房集群的城中村。前者的标签是“深圳速度”,后者的标签是“油画产业”。前者在改革开放的号角中诞生,后者在改革开放的春潮里焕发新生。要想深入了解“深圳奇迹”是如何发生并演变的,深圳国贸大厦与大芬村就是两个极佳的研究样本。
人们公认的“深圳奇迹”,是指从1979年起,深圳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仅用20多年时间,就从原本不起眼的边陲小城,发展成为中国一线、世界知名的现代化大都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勇于破冰,奋力拓荒,高效耕耘,不负使命。“全球四分之三的国家至少拥有一个经济特区,全世界现有大约4300个经济特区……最突出的莫过于中国香港附近的那一个,它建立于1980年,后来被称为‘深圳奇迹’。”2015年,英国《经济学人》周刊曾如此评价深圳。
促成“深圳奇迹”的关键因素,是中国自1978年底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这个关键因素,可以从顶层设计和民间自发两个维度来分开说。深圳国贸大厦与大芬村,正好可以分担这两个维度的注脚。
1984年10月,深圳市政府一声令下,国贸大厦开工建设。其开发商为深圳国资委麾下的深圳市物业发展公司(现物业集团前身),其施工方为由驻深基建工程兵部队(该部队受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转业而来的建筑工程队伍。开工伊始,深圳市领导就雄心勃勃地提出,要把国贸大厦建成深圳的标志性建筑,要至少30年不落后。国贸大厦的楼层数量也从最初的38层,修改为40层、43层、45层、48层到地下3层、地面50层,楼层高度是160米。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国贸大厦的设计者和工程师们绞尽脑汁想点子,群策群力同心干。除了发掘自己的脑洞外,他们还积极借鉴他山之石,多次前往香港地区、比利时、美国和澳大利亚“取经”。
当时,深圳蛇口的建设者在袁庚先生的带领下大刀阔斧地拓荒,并提出响彻全国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受此鼓舞,深圳国贸大厦的规划者和建设者决定,在遵守安全规范的前提下,尽快推进施工进度。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国贸大厦的施工单位中建三局打破“大锅饭制度”,实行计件工资(此举为国内高楼建设工程中之首创),工人们的施工热情由此空前迸发。随着国贸大厦建设的提速——从7天一层楼到5天一层楼,再到4天一层楼,最后到3天一层楼,工人们拿到的工资也越来越高,月收入达到内地同类工人的10倍以上。而深圳国贸大厦建设者共同缔造的“3天建一层楼”的成绩,不仅创下中国当代高楼建筑史上施工进度的新纪录,也诞生了一个新典故——“深圳速度”。
1985年12月竣工时,国贸大厦是深圳第一高楼。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内不少城市新建成的高楼大厦,纷纷模仿深圳以“国际贸易大厦”命名,并学习深圳国贸大厦集办公、商贸、金融、饮食、观光于一体的运营模式,从中可以窥见深圳作为改革先锋对全国各地的示范性与影响力。1992年春天,邓小平来到深圳视察,他登上国贸大厦,在旋转餐厅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肯定了深圳的发展道路,为深圳和中国未来的改革开放事业廓清了迷雾,坚定了信心。如今,国贸大厦早已不是国内第一高楼,其高度在深圳也排在30名以外,尽管如此,从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史的角度看,国贸大厦在深圳现代化高楼中的崇高地位仍然不可动摇,因为它不仅是“深圳速度”的发源地,也是造就“深圳奇迹”的顶层设计的重要象征。每逢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纪念日或邓小平诞辰,总有不少深圳人或外地游客,前往国贸大厦“邓公厅”参观,重温“春天的故事”。
距离深圳国贸大厦约10公里的大芬村,如今也是深圳的著名旅游景点。不过,大芬村的成名,要比国贸大厦晚15年左右。大芬村始建于清朝,由客家人聚居而成,占地约0.4平方公里。1979年深圳撤县建市之后,大芬村只是一个以种植业为谋生手段的普通城中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寂寂无名。1989年,一位叫黄江的香港商人偶然来到大芬村,他被这里纯朴的民风所吸引,便带领十几位画工来到大芬村,租用了一间民房,开始了着手打造当时国内少有的“油画加工—收购—出口”的产业链。
在黄江的感召下,加上油画产业赚钱效应的吸引,来到大芬村的画家、画师越来越多。到1999年左右,村内画廊发展到1000多家,画家、画师也增至1万多人,形成了油画生产、收购和集中外销一条龙的体系,这便是“大芬油画村”的雏形。随着大芬村油画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名声的不断提高,2000年前后, “大芬油画村”终于从民间的口碑上升为官方的正式认可, 名正言顺了。
有意思的是,从1989年到1999年这10年间,当大芬村在黄江等人的创意、冒险精神和行动力的孵化下,逐渐实现从农业村向油画村转型,且大芬村输出的油画产品已然扬名海外时,绝大多数深圳人,包括大芬村周边的布吉街道居民,对此都浑然不知。直到有媒体隆重报道了大芬村的产业嬗变与海外声誉后,深圳市民,包括众多政府官员才发现“大芬油画村”这个宝贝。
在人们的惯性认识中或想象中,油画产业与高雅艺术强相关,它应该产生并发展在高雅的土壤与氛围中。绝大多数人哪里会想到,在大芬村这样一个以种田为主业、原居民整体知识水平低、没有艺术积累更没有知名画家的质朴土地上,竟然会诞生并发展出驰誉中外的油画产业!但是,这样的奇观,的确在大芬村真真切切地发生了!这就是自发生长的市场力量所产生的魔力。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商人和商品,哪里就有市场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哪里有就财富效应。大芬村悄然蝶变为大芬油画村的故事,为“摸着石头过河”的深圳上了生动的一课。
经媒体大量报道后,大芬村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2000年后,龙岗区和布吉街道两级政府对大芬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进行改造,拆除了违法建筑,疏通了村内道路,建起了美术馆,让大芬村旧貌换新颜,既提升了大芬村画师、画家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又激活了大芬村的文化旅游产业。简言之,在“大芬油画村”基于市场力量而自发生成后,政府顺势而为,干了不少锦上添花的事情。当然,这是后话。
深圳国贸大厦与大芬村的故事告诉我们,经济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层面富有智慧的顶层设计,也离不开民间市场层面的自发驱动。前者是有形之手,后者是无形之手,正是得益于它们的协调合作,才有了举世称赞的“深圳奇迹”。希望这样的合作能长久地持续下去并不断优化,让深圳的明天更美好!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