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无人问津的小县城,为何突然挤满了人?

发布时间: 2024-10-10

旅游目的地正在与公众

日常的关注、兴趣及热点发生联系

变成日常关注、挂念的一种“奔现”

2024年国庆长假,中国旅游业再次取得突破性的成绩: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出游7.6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9%,较2019年同期增长10.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1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较2019年同期增长7.9%。

根据各方公布的数据,今年国庆旅游,除了热门城市和景点带动、长途游占主流、以旅游促消费效应明显等传统特点外,也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及个性化的特点。携程旅行10月7日发布的《2024年国庆旅游消费报告》显示,很多游客喜欢不抢不赶、不计划、不扎堆、不打卡的慢旅游,奔县游、微度假、疗愈游、酒店躺游等更具松弛感、度假感的旅行方式受到欢迎。

其中,以知识获取为主要诉求的博物馆游和与各类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相关的旅游,以及建立在高铁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基础上的县域游,尤为引人注目。

各地的博物馆尤其是一些网红博物馆,在知识获取与游学诉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过去几年不断出圈,积累的人气愈发深厚。据央视消息,十一假期,博物馆类日均订单同比增长14%。而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博物馆旅游热度环比上涨263%,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内热度最高的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文博场馆也一票难求。

而与文学、影视、游戏等热门IP相关的旅游,正在成为一个新趋势。除了今年持续火热、由《我的阿勒泰》一书及相关影视作品带动的阿勒泰及新疆旅游外,与游戏《黑神话·悟空》相关的旅游在国庆期间成为新宠。美团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古建古寺”相关搜索热度环比增长126%,山西省内29个“必玩榜”上榜目的地线上浏览量环比增长4倍。上榜目的地中,应县木塔、云冈石窟、小西天、悬空寺、鹳雀楼景区等游戏取景地的热度最高,其中小西天的搜索热度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倍。

这反映了旅游的一个新变化:旅游目的地正在与公众日常的关注、兴趣及热点发生联系,变成日常关注、挂念的一种“奔现”,让自己在闲暇、零碎时间的线上关注,转化为长假期间的线下接触,这不仅让自己的兴趣更完整、更具延展性,也让假期出游更有计划性,因而更有效率和品质。这种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不断拓展着各自的内涵与外延。

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县域旅游的兴起。携程平台上,三线以下城市假日期间日均订单同比增长40%。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国内各大热门县域目的地酒店预订增速,超过旅游大盘整体增速,其中预订热度同比涨幅超过50%的县和县级市,就有近百个。途牛数据显示,十一热度增长显著的前十名目的地,多是三线及以下城市,如山西的忻州、大同,新疆的阿勒泰,甘肃的张掖、酒泉等。

县域旅游的兴起,是公众个性化旅游选择的一种体现,是他们在看惯了热门景点后,主动选择以往因受制于各种条件较少受到关注的区域,而县域包括高铁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饮食、住宿、出行等相关配套的完善,在减少旅游成本的同时,也使得游客的旅游体验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全国A级旅游景区的县域覆盖率,2012年是73%,到2023年已经提升至93%。其中,县域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高铁连接,是基础设施的重要补强。2023年年初的数据显示,中国铁路交通网络已覆盖全国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81.6%的县,高铁已通达94.9%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携程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旅客高铁出行半径达到330千米,基本在高铁1小时左右范围,这在时间成本上对旅客已经不构成障碍。

《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1866个县域旅游总收入平均值为42.95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平均值为508.27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1.19%、35.18%。

长假旅游的新趋势与变化,还包括节前或节后错峰出游、小众主题越来越细分、攻略质量越来越高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更注重个人内心体验与感受,更注重性价比,不轻易从众。公众这些观念的变化,会重塑旅游资源分配的格局,也会倒逼旅游目的地做出调整,而各地文旅部门近两年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以个性为核心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吸引力。当供需两端都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资源禀赋做出调整,中国的旅游资源就会更为适配,发展更加良性。

发于2024.10.14总第1159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长假旅游,悄然生变

记者:韩永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首页 - 股市 - 数据 - 市场动态 - 金融 - 产经 - 基金 - 新股 - 创投 - 科创板 - 新三板 -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18001175879

商务合作    隐私条款    免责声明    投诉反馈

Copyright @ 2024 金融谷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冀ICP备2024068625号-1